@中国地震台网速报 #地震快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7月14日13时39分在澳大利亚西部海域(南纬18.25度,东经120.27度)发生6.7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周边城市:震中300公里范围内没有大中城市分布。
震中地形:震中5公里范围内平均海拔约-98米。
以上信息由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于2019年7月14日14时3分1秒自动产出,用时1秒,公测阶段仅供参考。
延伸阅读
什么是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机器人,运用该中心建立的地震数据管理与服务系统,通过数据抓取、数据加工、自动写稿、编辑签发的流程,其写作与播报的速度用秒来计算,迅速而准确。
了解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幕后的奥秘
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研究员侯建民介绍,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能看到实体的机器人,而只是一套计算机程序。这套程序具备实时的数据和空间分析功能,同时还拥有基于海量大数据的网络检索功能,从而在地震发生后很短的时间内,自动产出该地震的相关参数、震中地形图、周边热力人口数据、周边村镇位置情况、周边县区位置情况以及该震区的历史地震数据、震中简介、未来三天天气情况等详实信息,为震区逃生、救援以及次生灾害防范等提供有力支持。
“通常视地震的严重情况而定,机器人最多可自动产出上千字的地震信息,用时大概只需二三十秒。如果地震信息相对简单些,那用时就更快些,四五秒内就可以产出一条信息,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订阅及今日头条推送等覆盖大量民众。”
在侯建民看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地震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关心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对传统意义上的地震速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前,地震后我们会即时通过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实时发布地震消息,但因为时间紧迫以及人员的工作量,这些信息往往内容较少,只有地震时间、地点、震中位置等信息。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的研发目的就是为了用最快的时间把老百姓需要的、媒体想要了解的以及地震救援急需的更全面的相关信息推送到有需要的人的手机中,使用户能第一时间了解到震源地的相关资讯,为赢得黄金避险和黄金救援时间争分夺秒。”
“地震信息播报除了要快,还要准确。”据侯建民介绍,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的触发指令由前端发出,就是计算机自动定位系统,它根据地震波形数据的特征进行自动分析计算,确定震中相关参数,这个结果有时会有较小的偏差,这都在允许范围内,随后再通过人工进行复核,这也是一个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过程。
来源:综合中国地震台网 中新网 人民网
关键词: 澳大利亚西部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