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打车宣布将进驻7城,首汽约车、曹操专车先后获得亿级融资。做专车的易到、做顺风车的嘀嗒,先后切入出租车业务。
2017年走得并不顺利的二三线网约车玩家,在短短一个月悉数活跃起来。这些从网约车补贴大战时代存活下来的中小玩家,在严苛的竞争中不断积攒力量,以期能够在未来夺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本文是车东西共享出行姊妹篇文章的第二篇,还原网约车市场的新变化,第一篇文章可参照《比打车便宜一半!2018,分时租赁又火了》
一、美团开城 王兴这次来真的
2017年12月28日,美团打车宣布将进驻7个新的城市。在网约车行业滴滴占据绝对体量优势的情况下,美团打车选择了扩张。他们的底气是一组数据:在开启运营后10个月,仅靠南京一地,美团打车每天的订单量就达到了10万单。而美团点评的2.5亿日活用户中,30%有出行需求。
这是一座无法忽视的富矿。
美团随即上线了司机/用户招募计划。以北京为例,美团宣称报名满20万人就立即“开城”。不到半个月,报名目标即达成。其中有大量对补贴战心怀期待的用户,美团打车为他们准备的见面礼是3张面值13元的无门槛打车券,以及可能会更低的打车价格。社交平台上,不乏用户发问,美团何时进京。
美团打车在南京运营时,其平台抽成率为8%。而在开城活动中,为了吸引更重要的网约车司机,美团推出了前5万名司机报名免抽成的活动——在三个月期限内,这些司机每单收入所得,除了扣除0.5元的信息费,其他的都将归自己所有。以行业20%的抽成率计算,美团的优惠政策将使他们的收入最多增加四分之一。
这样的收入增长为美团吸引了大量的司机,其中大部分来自于其他网约车平台。一位北京的网约车司机告诉车东西,为了抢前5万名的名额,他得知消息后立即下载了美团打车司机端APP,完成了实名注册,“现在就等着美团(打车)进京。”
打车业务拓展的背后是美团内部的组织架构变更。去年12月1日,美团点评CEO王兴发布内部信,宣布美团成立出行事业部,由美团元老、美团点评高级副总裁王慧文担纲负责。这次调整后,出行事业部名列美团点评四大业务体系之一,与到店事业群、大零售事业群、酒店旅游事业群平齐——这代表着美团对打车业务的态度,从试水转向了纳入战略方向。
▲美团点评CEO王兴
在此之前,美团打车的技术团队持续扩张。知情人士称,美团打车最初的团队来自于美团外卖。而一位前美团外卖业务经理表示,美团外卖来做打车是有天然优势的——打车的派单机制在原理上与外卖派单是共通的,而美团外卖依靠广大骑手积累起来的城市道路、交通数据,也有助于打车业务的开展。
美团除了从内部抽调力量,面向社会的公开招聘也一直在推进。美团资深技术经历、美团打车技术负责人刘春明发布的信息显示,对前后端、移动端、算法工程师等岗位的需求最大。在2017年3月时,美团甚至还放出了自动驾驶研发岗位的招聘,试图打造外卖无人配送。当时也有声音提到,自动驾驶的在未来可能会用于美团打车。
出行事业部成立当月,美团打车的城市拓展也开始加速。12月20日,美团点评在网上发布招聘信息,招募南京、上海、成都、北京、杭州、福州、温州、厦门七城的城市经理。该岗位在美团组织架构中,正是属于美团出行。招聘信息显示,美团为每个城市准备的团队人数是10人以上。
乘客、司机、运营团队先后到位,美团开城只差临门一脚。但来自政府监管部门的态度让美团这一脚难以跨出。公开宣传“20万人报名计划”后,美团先后被北京、上海交通委约谈,两地都提到了资质。美团并未取得北京网约车线下运营资质,原定的1月12日开启运营的计划因此搁置。
目前,美团取得线下运营资质的城市只有上海与南京。线下运营牌照,成为了美团打车开疆拓土遭遇的第一大难题,也成为先进入网约车市场的玩家们的壁垒。
但这一壁垒只是暂时的,美团的加码投入很快形成了鲶鱼效应。整个网约车行业躁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