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还记得阜阳新闻网曾报道过今年阜阳一中10人被北大清华录取!
今天故事的主角就是这其中的一位,他叫孟繁锟,今年17岁,凭借高考685分的好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
对于去上大学的方式,别人可能通过一张火车票,或机票亦或其他交通方式,但他凭借暑假打工挣的钱,然后与父亲一同骑行去清华大学报到。
历经12天、行程866公里
今年高考,阜阳一中17岁学生孟繁锟,以685分被清华大学录取。
暑假期间,孟繁锟开启了短暂的打工模式,并挣得四千元。
为抵达梦想中的学府报到,8月1日,17岁的孟繁锟和44岁的父亲一起,骑着自行车从临泉老家向北京出发,途经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历经12天、行程866公里、历经雷阵雨、爆胎等诸多困难后,终于在8月12日成功抵达北京。
13日,清华大学内迎来了忙碌办理新生入学事宜的孟繁锟。
据悉,他之所以选择骑行上大学,就是想要磨砺自己执着、不畏艰险的精神。
自己暑期打工挣路费
家住临泉瓦店的阜阳一中学生孟繁锟,在收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孟繁锟开始实施他筹谋半年之久的计划:准备骑着自行车前去清华大学报到。
据悉,孟繁锟热爱运动,高中的时候,就喜欢每天到操场跑个十来圈,非常喜欢骑行。他说,觉得骑行过程中可以见到许多新的事物,可以锻炼自己对事情的安排,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骑行可以让自己走出去,并且能让自己留下一个美好的记忆。
为了这个骑行计划,他决定先挣点路费。为此,暑假期间他在阜阳一个饭店打了一份暑假工,挣了4000元。除去买手机和置办骑行安全用具,还剩两千元左右,计划把这笔费用用于骑行途中的花费。
谈到选择骑行去北京上学的初衷,孟繁锟说:自己选择骑行上大学,是想要磨砺自己执着、不畏艰险的精神。
他的想法得到父亲的认可,可父亲还是有点担心他路上的安全等问题。
据悉,孟繁锟的父亲今年44岁,是临泉瓦店的一名语文老师。他比较支持儿子骑行到北京的,只是担心儿子的安全问题,所以决定跟着儿子一起骑行,好在父亲的身体也比较好,父子俩愉快地决定了这次骑行之旅。
一起骑行,历尽艰辛
8月1日 ,父子俩从老家临泉瓦店,开始了到清华大学报到的骑行之旅。
一起来看看父子俩的骑行之旅吧。8月1日-8月2日:瓦店→太和→亳州;8月3日-8月4日,亳州→商丘→菏泽;8月5日-8月6日;菏泽→范县→聊城;8月7日-8月8日,聊城→夏津→景县;8月9日-8月10日,景县→任丘津→霸州;8月10日--8月12日,成功抵达北京。
谈及路上的情况,孟繁锟告诉记者说:由于骑行前对突发事件做的准备比较多,路途中也没有遇到特别困难的问题,但是骑行中还是遇到了一些小状况,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遇到了雷阵雨、车胎扎胎、爆胎等问题。
记得一次在路上,也许是自行车连续运动,加之天气炎热,我骑着骑着自行车突然胎爆了,好在因为事先有准备,我父亲带的有修补车胎的工具,不多久就把车胎修好了。
还有的时候,正骑着车子,刚才还是晴空万里,突然就下起雨来了,经过有人居住的地方,还能避避雨,沿途没人居住的时候,就得继续前行,然后再到有人居住的地方再避雨,为此,也曾三、四次突遇大雨被淋湿衣服。
路上吃饭,都是去沿途乡镇饭馆里吃的,因为预算有限,也不敢花太多,吃太好。晚上住宿,找的也都是那种小旅社,环境是差了点,但是相比酒店、宾馆来说,便宜了不少,总的来说也算是吃饱睡好了。
暑假打工,挣了4000元。除去买手机和置办骑行安全用具,还剩一、两千元,本来预算骑行途中一天150元,但实际中却无论如何也不够,后来还是父亲又“赞助”了点,尽管路上有点艰辛,可历时12天、行程866公里,最终父子俩还是顺利抵达清华大学。
收获:磨砺意志,留下美好的回忆
谈及一路骑行的收获和感想,孟繁锟说:骑行过程中可以锻炼自己对事情的安排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磨砺执着、不畏艰险的精神意志,还可以让自己走出去,并且能让自己留下一个美好的记忆。
除此之外,骑行更多的是走出去看到更大的世界,由于事先准备充足,加之父子同行,我们很享受这个过程,而父子一起经历风雨,路途中也收获了父子情、增加了阅历,再就是真正感受了面对突发情况如何处理,提升了自己的应急能力,这件事也会给我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顺利达到的时候,我们很高兴,就像是清华大学新生推送的推文写的那样:以前来到清华还要走,现在来了不用走,就发现自己成为学校的主人了。那种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
未来:为国家、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谈及对未来的期许和畅想,孟繁锟告诉记者说:清华园里卧虎藏龙,我也不再是那个别人眼中的“学霸”了,我肯定要更加努力的学习。我学习的专业是机械航空和动力,我会更加扎实、认真地学习专业技能、知识,将来无论遇到何事,都会本着执着、不畏艰险的精神,勇往直前,学业有成后,为国家、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 12天骑行2千里去清华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