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既出,年报来读。 2018年2月26日,我们发表了一篇文章《资本宠儿科大讯飞:利润含金量成色不足,是否被严重高估?》,讨论“大牛股”科大讯飞利润含金量不足的问题。
当时,由于科大讯飞2017年年报还没有发布,我们对于一些问题只是点到为止,在文章最后曾留白“更多的问题不妨等年报出炉之后再谈”。
现在科大讯飞年报新鲜出炉,说过的话就得兑现。
进入正题之前,先回顾一下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出的主要问题:
1)利润增长戛然而止:牛股遇上负增长
2)寅吃卯粮:研发费用资本化比例节节攀升
3)利润含金量之谜:政府补助贡献三成多利润 投资收益雪中送炭
4)营收变现压力:应收账款大幅增加 频繁筹资补血
就着科大讯飞2017年年报,再来谈谈这些问题。
增收不增利背后:并表撑业绩,人均绩效偏低
2017年,科大讯飞营收约54.45亿,同比增加63.97%;归母净利润约4.35亿元,同比下滑10.27%。上市近10年以来,首次出现利润下滑。
在上篇文章中,我们提出“近年来科大讯飞却出现了一种增收不增利的现象”。实际上,这句话只说了一半:即便是下滑的业绩,还存在着并表的影响。
2016年,科大讯飞购买了安徽讯飞皆成23.22%股权(原为联营企业,已持有49.02%股权)以及北京乐知行100%股权,将这两家公司纳入合并范围。
2017年,这两家公司净利润分别约1.4亿及0.49亿,分别占到上市公司整体净利润的29.25%及10.24%,合计达到39.48%。
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并表产生影响,从另外一个数据——人均营收,来看会更明显。成长中的科技公司利润总额也许不是最关键的,人均营收却是个很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