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旅游、桂林旅游、云南旅游等公司先后披露的2017年报,继续为普陀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普陀股份”)的IPO之路蒙上一层阴影。 A股不缺旅游上市公司,光是普陀股份这种依托单一景点的就不在少数,黄山旅游(600054,股吧)、峨眉山A(000888.SZ)、九华旅游(603199,股吧)等,但这些企业大多长期陷入了业绩增长停滞,甚至是下滑或亏损。
景点客流量较为均衡,随着成本上升、竞争加剧,再加上这些公司很难通过并购扩大景点,也很难多元化发展,业绩疲软逐渐成为单一景点上市公司的通病。普陀股份也不例外。
在证监会的提示下,普陀股份补充了招股书的内容,于近日再次披露。
与大多数旅游类上市公司一样,普陀股份的业务主要依托于普陀山景区,做配套服务。公司的业务包括客车、索道、航运和香品的生产销售等。
作为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烧香成为游客去普陀山的必备项目之一。因此普陀股份旗下的香品业务2017年达到1800万元的规模,毛利率接近60%,比专门做香品的古城香业(830837.OC)高出20个点。
当然,公司规模最大、最赚钱的还是索道业务。游客们去普陀山坐坐索道,每年为普陀股份贡献近亿营收,索道业务的毛利率为90%左右,基本上装好了就躺着收钱了。难怪有做索道的上市公司转而收购景区,控制上游。
守着普陀山的资源,公司几乎躺着数钱。
2015年-2017年,普陀股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57亿元、4.32亿元、3.8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05亿元、1.23亿元、1.19亿元。
不过,证监会在反馈中提到的现金收款问题和公司减资的历史遗留问题,仍然有可能是公司IPO的拦路虎。
2015年-2017年,公司现金销售比例分别为85.82%、86.38%、84.46%,同期公司采购环节中的现金交易比例为18.06%、11.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