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突破8000亿元!刚结束披露的2017年年报显示,沪市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高达8463亿元,创历史新高。刷新纪录的同时,沪市现金分红还呈现新的气象:持续稳定的高分红群体不断壮大;一些长期不分红的公司甩掉了“铁公鸡”的帽子;往年嘈杂纷扰的“高送转”也声息渐悄。
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水平逐步提升,离不开各方对现金分红长期不懈地推动。在证监会的指导下,上交所始终将引导现金分红作为监管和服务的重中之重。沪市公司现金分红的亮丽“成绩单”,是企业经营质量提升的成果体现,更是监管持续关注、引导、鼓励所取得的成效。
现金分红创多项新纪录
2017年度,沪市公司现金分红刷新多项纪录:总金额、家数、比例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从分红总金额看,2017年度为8463亿元,较2016年度的6823亿元、2015年度的6729亿元分别增长24%、26%。即使剔除新上市公司,沪市公司分红额仍超过8000亿元。从分红家数看,共有1100余家公司推出派现方案,较2016年度、2015年度分别增加26%、49%。从分红比例看,平均分红比例高达37.92%,较2016年度、2015年度的平均分红比例整整高出5到6个百分点,也创了历史新高。
沪市公司分红传“捷报”,主要缘于整体经营业绩大幅改善的“底气”。2017年,沪市公司实现净利润约2.62万亿元,增长18.55%,增长率创近年新高。其中,代表实体经济的非金融企业实现净利润1.03万亿元,增长39.8%,对应现金分红总额超过4000亿元。特别是煤炭、钢铁等直接受益于供给侧改革的传统行业,不仅扭转了亏损局面,相关公司更是积极提出高比例分红方案,与投资者共享发展红利。
拉长时间轴,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持续增长会更为直观,而这与证监会、交易所有关鼓励现金分红的制度安排和监管引导密不可分。2004年以来,证监会陆续出台多则通知指引,将现金分红与公开发行等行政许可挂钩,并不断强化分红信息披露要求。在证监会的指导下,上交所2013年出台了《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指引》(下称《指引》),首次提出不低于30%分红比例这一鼓励性指标,意在倡导现金分红。同时,《指引》强化了现金分红信披义务和决策程序,提升了上市公司分红政策的透明度和稳定性,增强了中小股东的话语权。近年来,上交所严格执行上述规则要求,始终围绕实现投资者回报、培育价值投资理念的目标,切实做好对现金分红的监管与服务。目前,沪市公司现金分红金额已较《指引》发布前增长72%,平均分红比例也从31%提高至近38%。
稳定高分红群体不断壮大
一个可喜的现象是,沪市持续高比例分红的公司家数逐渐增多。据统计,近3年现金分红比例维持在30%以上的公司有390家,在50%以上的有57家,较此前分别增加了14%和10%。而2017年度1100余家派现公司中,有778家的分红比例在30%以上,有194家公司分红比例在50%以上,有67家公司比例在80%以上。分行业看,金融业、制造业仍是分红主力,2017年度分红分别达到4341亿元、1659亿元,同比分别增加9%和35%。
具体看,沪市稳定高分红群体也呈现结构性特点。其中,有作为蓝筹股“火车头”的金融业龙头。如中农工建交等国有银行三年平均分红比例均在30%以上,其股息率也均高于三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也有传统行业的“实力担当”,例如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神华等公司三年平均分红比例均在35%以上,上汽集团(600104,股吧)、福耀玻璃(600660,股吧)等公司分红比例更是长年保持在50%以上。此外,沪市高端装备、信息技术、新能源、新业态等创新产业中的部分公司,在自身壮大的同时也积极与投资者分享发展成果。例如,三一重工(600031,股吧)、振华重工(600320,股吧)等公司,近三年现金分红均保持在较高水平。
沪市稳定高分红群体的形成,离不开各方的长期倡导和推动,也与沪市上市公司的结构以及近年来资本市场生态的持续改善相关。沪市集中了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中型蓝筹企业,这些企业既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落实国家战略的执行者,也是坚持股东回报和价值投资理念的引领者,更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捍卫者。以上证50和上证180成分公司为例,2017年度分别派现4988亿元和6861亿元,占沪市分红总额的61.5%和84.59%,是沪市高分红群体的压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