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7日,摩拜单车第一批自行车正式投放。当时设置了一个报警系统,一旦有人搬车,后台就会报警。那天晚上,摩拜单车联合创始人&CTO夏一平在办公室待到夜里两点多,还特地到放置点走了一遍,就怕有车被人搬走。在运营很长一段时间后,他发现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
从第一批在上海投放了200辆单车,到如今全球800万辆单车的管理和调度,摩拜做成了一单大生意。谁知道这个商业点子最初连父母都不看好——辞去年薪30万美金工作去创业,这是一个在行业内看起来“几近疯狂”的决定。夏一平认为,这么好的时间应该干点实际的事,人生不能被浪费,既然要做这件事情,千万别给自己留太多思考的空间。
事实上,摩拜单车自推出开始,定位便不仅仅是一辆简单的“单车”,在功能方面也没有局限在“共享”与“出行”,用夏一平的话来说是“用汽车的标准来做自行车”。
两个轮子的摩拜究竟与普通的自行车有什么不同?
不仅为情怀买单 摩拜的定位是科技公司
根据数据显示,摩拜单车已在全球超过200多个城市提供服务,运营着超过800万辆智能共享单车,产生超过十亿人次的自行车出行。作为摩拜单车联合创始人之一,提到当时创业的初衷,夏一平说:“其实刚开始做这件事情,主要是想解决用户的痛点,更好的帮助他们连接家到车站这段距离。我们也在做一个美好的梦,通过这样的方式,把二十年前占主导地位的交通工具带回城市里来,让更多的人重新回到当年骑自行车的年代。”
秉持这样的情怀,夏一平和伙伴们在共享单车事业上注重科技的投入,让摩拜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了今天。“从投放第一辆自行车开始,我们就给每辆车加装了卫星定位智能锁,实时产生数据。目前每天能产生30TB的出行数据,包括用户的使用数据以及自行车联网状态所产生的数据。因此,最大的挑战在于怎样把这么大量的实时数据变成我们的利器,更好的开发利用,以提高运营效率、节省运营成本。”夏一平说道。
2017年9月,摩拜单车发布全新一代单车,并安装了新一代名为“Hank”(鹰)的智能锁,支持“北斗+GPS”多模卫星定位,以及全球多模移动网络和物联网。
同时,摩拜单车人工智能平台"魔方"也出现在人们面前。这是全球首个出行大数据人工智能平台。通过整合地域、时间、天气、运力、车型、人群及其他数百个变量因子,“魔方”能够对于预测特定地点未来某一时间的共享单车供给、用户需求、车辆使用频次、停放状况等,不仅方便用户找车停车,更利于摩拜运营人员的管理,能够极大的提高效率减少成本,让摩拜单车更好服务于用户。
对于用户来说,摩拜是一家出行服务公司,但一系列技术和智能平台的推出,均显示了摩拜给自己的定位是一个高科技公司,它的背后要做的是未来云计算以及AI的应用场景。
摩拜单车联合创始人兼CEO王晓峰曾在2017融媒体发展论坛上表示,作为一家科技公司,摩拜单车高度重视技术投入。公司成立至今,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投入已经超过30亿元。
三步齐头并进 助力传统制造业升级
去年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工作总体部署”中明确指出“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具体要求就是“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
摩拜单车是符合要求的一个典型案例。当几百万辆摩拜单车在全国投放的同时,撬动了上游相关自行车制造业产能迅速增长。在摩拜刚成立的时候,很多人不看好共享单车的前景,夏一平表示,刚开始被逼的没办法,只好自己建了一个工厂。后来发现产能是很大的瓶颈,慢慢的在全国各地找合作厂商。现在摩拜与整个自行车制造行业走得越来越近,跟他们形成了非常好的默契。
摩拜单车的发展为中国传统自行车制造业注入新活力和新血液,然而这仅仅是其发展战略中的一小步。夏一平表示,做好用户体验、做好顶层技术、做好精细化运营,这三点才是摩拜作为行业领先者的基本功。
摩拜一直以用户体验优先,从最早创业的时候就坚持自行车自己设计、智能锁自己做、系统自己搭,自行车历代的改造都是以用户需求数据驱动。同时坚持以技术为基础,在海外扩张的时候快速复制体验服务,保证全球服务一致性。夏一平表示,摩拜要走的一条是精细化运营的道路,这是整个模式最核心的一点。怎么样利用好科技优势,把现在单车传达到后台的数据,通过更合理的算法让它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包括怎么样调度它、怎么样优化我们运营效率,这些都是通过整个技术运用解决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