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阿里旗下的两家公司——阿里云与高德地图,联合发布“ET城市大脑智能交通公共服务版”。阿里云表示,公共服务版是“ET城市大脑”的轻量级产品,2016年就在广州部署应用,能让城市交通管理者更便捷地接入人工智能,利用已有的地图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快速解决城市的部分交通问题。
当下,多家互联网或通讯行业的巨头,都看好中国城市的智能交通行业。未来可能有越来越多城市使用“ET城市大脑”这类产品。笔者认为,随着巨头的竞争,中国城市智能交通的发展,会逐步脱离传统模式。因为对互联网公司而言,很大程度上是要赢得最终用户的关注、喜爱和付费,而非满足管理者的需求。于是,公众似乎第一次有了对智能交通的话语权。
然而,智能交通行业的竞争带给公众的话语权,是否会持续下去?当下看上去真心投入的巨头们,如何能不忘初心?这都是城市政府需要关注并提前思考的问题。
角色变更
一直以来,智能交通的服务对象大多是城市政府的各个部门。因此,智能交通的出发点,多是令部门管理更为精准便利。虽然方便政府部门管理的确可以作为智能交通的目标,但这并不是可持续的市场驱动力。
把交通信息连接起来,送到需要的人手中,并让多方受益,这是智能交通该做的事。但在中国的运输领域,一些本应连接起来的智能交通服务,却常会被硬生生地分隔开来,以至于智能交通的发展支离破碎。此外,政府部门内部沟通不畅,甚至画地为牢的做法,致使智能交通处在低水平的发展状态。
譬如,物流行业的派送数据仍零散地保存在各个物流公司里。城市管理部门不清楚货车及快递员的行踪,而物流行业也不清楚交通流量的情况,不知什么时候进出城更方便。
现有机制下,城市管理者被塑造成交通的使用者,公众对交通真正的需求则被代表和修改。这既让管理者疲于应付,也让老百姓多有抱怨。因此,互联网巨头们掀起的这波浪潮,其意义并非带来多少新技术,而是在智能交通行业重组各方角色,让裁判员、运动员和观众的角色明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