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际市场调查机构IDC初步估算,今年全球物联网支出规模将同比增加15%,达到74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359亿元)。然而物联网的产业链庞大冗杂,还面临跨界融合的诸多障碍,要想“一家独大”,应该说已经不太可能,产业合作必然成为常态。
全球加速展开物联网布局
数字化改造新动能替换旧动能的快速发展期,也是全面繁荣数字经济的战略机遇期,物联网产业正在迅速发展。
根据中国通信院数据,截至2018年中期,我国物联网产业总体规模已达1.2万亿,完成了工信部2016年提出的十三五物联网产业规模1.5万亿的80%,发展飞速。面对重大的发展机遇,各产业巨头强势入局,生态构建和产业布局正在全球加速展开。
得益于外部动力和内生动力的不断丰富,物联网应用场景迎来大范围拓展,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家庭、个人信息化等方面产生大量创新性应用方案,物联网技术和方案在各行业渗透率不断加速。数据显示,2013年物联网行业应用渗透率为12%,2017年数值已超过29%。预计到2020年超过65%的企业和组织将应用物联网产品和方案。
物联网进入调整洗牌期
物联网平台迅速从野蛮生长期进入调整洗牌期。目前平台建设的主体由设备制造商、网络服务商、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等组成,几乎遍布物联网产业链各环节,英特尔、思科、微软、亚马逊、IBM、通用等巨头企业无一缺席。运营商作为基础网络建设和运营者,在物联网时代拥有先天优势。
网络是万物互联的基础,中国电信已经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完成NB-IoT和LTE网络,打造高低频融合、高中低速全覆盖的精品物联网络。同时,中国电信依托于物联网开放平台,聚合基础能力,打破行业壁垒,驱动产业发展,加速产业融合,迅速扩大生态圈。通过两年的发展积累,天翼物联产业联盟成员已经超过400家,在推动物联网特别是NB-IoT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国物联网产业仍有短板
物联网产业正在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市场潜力十分巨大,而且得到了我国政府的力支持,应该说整体的市场环境和发展前景是很好的。但是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在产业和技术上,我国物联网行业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尽管产业的整体规模仍不大、效率低;二是行业集中度低,产业发展布局不平衡;三是结构失调,布局缺乏整体规划;四是产业标准化程度低等,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传感器技术、物联网芯片技术滞后于国际水平,这是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短板,主要是核心技术创新力度不够,标准体系缺失,规模应用相对不足,技术难于对接市场。这些都是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短板。
发展物联网成为国家落实创新驱动、培育发展新动能、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中国电信物联网分公司总经理赵建军建议,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和标准制定,完善物联网安全保障体系;二是鼓励自主研发和创业创新,加快物联网安全产业发展;三是加快制订物联网终端标准,提升物联网终端规范化管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