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投顾,这个曾经远在大洋彼岸的名词,现如今已成为基金销售的重要砝码。近年来,不仅基金公司争相跑马圈地,陆续开发出智能投资顾问服务,而且许多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也使出浑身解数,提供具有互联网基因的卖方解决方案,以期拿下销售领域的新江山。
正是在此如火如荼的竞争环境下,2018年4月,《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称“资管新规”)发布,科技金融被明文纳入监管范围,为资管领域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加上一道安全锁。
法规助推智能投顾长足发展
2018年4月27日,资管新规在众人期盼下正式发布。资管新规对智能投顾进行了初步规范,无论是大到经营资质、小到账户与报备等细节,抑或对持牌机构开发责任的“加身”,都为之前几乎一张白纸的智能投顾管理法规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第一笔。
黄晓(化名)是南方一家第三方基金销售平台的资深人士,对智能投顾业务有多年的研究。她向记者坦言:“资管新规对智能投顾进行规范是势在必行之举。”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资管新规与征求稿中最大的不同在于,不仅对从事智能投顾的资质提出了要求,而且对非金融机构假借智能投顾进行资产管理的行为进行了严格禁止。
川财证券研究认为,智能投顾涉及投资咨询、产品销售、资产管理,只有打通这三块业务才能实现代客理财,而国内这三块牌照现在分别发放和监管。证券公司可以提供投资建议,但是不能帮客户打理投资;基金公司可以进行资产管理,但无法为每位客户定制产品;第三方基金销售公司只能在销售阶段做产品推荐,无法进行资产配置或跟踪调整。
仅从这三类牌照来看,证监会数据显示,截至5月7日,目前有基金销售牌照的机构大多为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但也有许多非金融机构,如124家独立基金销售机构。另外,统计至今年3月,共有84家公司具有证券投资咨询牌照。
尽管资管新规尚未对从事智能投顾的资质进行明确规定,但市面上仍有一些非金融机构上述两种牌照皆无,却在进行智能投顾包装下的资产管理业务。
薛掌柜基金组合研究院认为,目前智能投顾限定在有投顾资质的金融机构,初期大多由银行、券商等传统机构提供,这可能是从风险控制的角度考虑,或对其他无牌机构造成一定冲击。
黄晓认为:“未来没有基金销售牌照、证券投资咨询牌照等相关资质的互联网平台,再想以智能投顾为幌子进行资产管理业务,将遭遇监管红灯。监管层通过对资质的限制,有望提前杜绝线上P2P乱局等情况的发生。”
盈米财富创始人兼CEO肖雯建议,目前监管机构鼓励行业大力发展权益类产品,权益类产品的销售非常需要投顾服务,而不只是智能投顾。智能投顾排序首先是“顾”,其次是“投”,最后才是智能。在规范智能投顾之前,投顾领域的法规也值得进一步完善。
肖雯表示,早在1997年,我国颁布了针对证券公司投资咨询顾问的管理办法。20多年过去了,市场已发生巨变,呼唤着修订法规或者出台新的法规。若资管新规之后,基金领域投资顾问管理办法也得以问世,监管的底层设计将更趋完善,智能投顾也将获得长足发展。
智能投顾或双轨并行
近年来,从金融机构传统人工理财师服务到智能投顾,财富管理门槛大幅降低。除了高净值客户,具有旺盛理财需求的普通大众也开始享受普惠金融带来的优质理财体验。
川财证券研究表示,高盛对财富管理的投资门槛高达5000万美元,一般资产管理机构的门槛也都在100万美元以上。而智能投顾的投资门槛很低,部分产品完全取消
了最低金额的要求。此外,资产管理费大幅降低,全自动化的资产管理服务的费用几乎只有理财师服务的十分之一,甚至低至零。实际上,摩羯智投、盈米且慢等提供基金理财方案的智能投顾APP现均为免费。
基金公司及合法基金销售机构为何开发智能投顾并免费提供使用?黄晓表示,免费的是智能投顾服务,但它能为基金公司及第三方基金销售平台带来更多的运营回报和用户黏性。
“盈米财富旗下的且慢正是提供基金组合投资解决方案的平台。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发现用户极其喜欢这样的方式,用户留存度、黏性及复购率令人惊讶,客户留存率在80%以上。”肖雯说。
方正证券(601901,股吧)分析师安永平也表示,对金融企业而言,通过应用AI技术,可使企业运营效率大幅提升。根据麦肯锡的调研报告,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后,金融服务业的利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仅次于医疗保健行业。
不过,随着资管新规细则及相关法规对从事智能投顾资质的进一步规范,智能投顾正规军是否会蚕食现存的免费智能化服务成为业内关注的问题。
肖雯表示,现在许多基金公司、第三方基金销售平台提供的都是增值服务,即免费服务,并没有向用户收取额外服务费,但未来不排除会诞生专业且收费的智能投顾服务模式,为有更高理财需要的高收入人群提供服务。同时,由于面对的客户群体不同,“收费的投顾服务”与“不收费的增值服务”这两种模式完全可相融共生。
至于收费形式出现后,会否令投资人对免费提供的基金组合方案等增值服务产生信任问题。肖雯表示,客户的信任不取决于牌照的信任,而在于机构的服务是否解决了客户痛点,是否能给客户财富的保值增值带来价值。
从海外智能投顾案例来看,既有提供免费智能投顾服务的WiseBanyan,也有采取收费模式的Wealthfront等。不过,即便收费,基于用户不同的财富管理规模,多数海外智能投顾平台多会分层、分阶段收取管理费。监管法规的完善,无疑有利于智能投顾业务更稳健地向海外同类机构靠拢对标。
不过,收费模式的健全与完善并非一蹴而就。国内某家不愿具名的基金销售平台直言,原本其基金组合策略设定的门槛为万元以上,但考虑到国内投资者的接受程度,现已推出更为亲民的低阶门槛。理财门槛尚且如此,对管理费的接受更需要投资者教育与智能投顾品牌的长期建设。
薛掌柜基金组合研究院认为,国内投资者无付费习惯,即便未来出现其他盈利模式,仍需要探索更适合的发展形式。
底层设计逐渐明晰
智能投顾自2008年在美国兴起后,获得了巨大发展。至今,在模式、算法、法规、监管等方面已较为成熟,传统金融机构如先锋、嘉信等也通过多种方式参与了智能投顾,智能投顾行业规模大幅增长。
据国际咨询公司ATKearney预测,全球智能投顾行业的资产管理规模将从2016年的0.3万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2.2万亿美元,未来5年的市场复合增长率将达到68%。
以美国智能投顾为例,美国在金融市场、投资者、政策等方面均较为完善。美国金融市场较为成熟,指数波动较小,中长期收益较为可观,金融产品丰富,规模较大,投资者的投资目标以养老和教育为主。本次资管新规打破刚兑后,对于投资者接受净值波动性产品、建立中长期投资理念也具有较好的推动作用。
除此之外,美国在账户体系、税收方面可以操作的空间比较大,投资者普遍对投顾服务具有较强的需求。同时,在法律层面,智能投顾与传统投资顾问一样,受到美国《1940年投资顾问法》的约束,并接受SEC的监管。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此次在资管新规中明确规范智能投顾,便于未来与国际市场接轨。另外,新规提出,智能投顾须设立单独账户,这可理解为“记账账户”,此举有利于未来进行更有效的监管和跟踪。美国投资者的存款账户下也有股票账户、基金账户和期货账户等。资金可以在各个账户之间划拨,投资者可了解到相应账户中的投资情况。
国内智能投顾的脚步才踏出不久,自2015年底起,一批新兴金融科技企业开始进军智能投顾市场,而像京东等互联网巨头和基金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也积极布局这“千人千面”的理财专家领域。随着法规的完善、技术的发展,业内对智能投顾的期待只增不减。
薛掌柜基金组合研究院表示,在目前去刚兑的大环境下,资产配置作为一种获取稳健收益的方法将逐渐被广大投资者所接受。智能投顾依托资产配置模型提供投资组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投资者的需求,但考虑到国内市场与投资者的情况,短期内推动智能投顾发展需考虑模型与算法的优化。中长期来看,随着投资者理念的逐渐成熟,智能投顾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