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子公司已经走上舞台,公募基金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应对和突围,实现自身业务的持续增长,成为基金业必须正视和思考的问题。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公募基金的优势在于主动投资能力,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能力点,提供更多风格清晰、标的明确的细分类工具化产品,在强大竞争对手面前依然可以保有自己的领地。
全面净值化时代
公募基金仍大有可为
数据显示,目前整个大资管行业资产管理规模已超过120万亿元,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规模13万亿,占比约10%。与信托、保险、银行理财等相比,最为透明和规范的公募发展速度反而相对偏慢。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公募的规模弱势有自身管理能力、市场波动等原因,但外部环境不匹配和不平等也是不能忽略的因素。“相比而言,公募基金受到的约束更大。比如,公募基金不能承诺收益,但之前有的资管产品是可以保底的。公募基金有一些领域不能做,其他资管产品的投资领域要宽很多。”一位熟悉公募的银行人士表示。
不过,随着刚兑被打破和净值化管理时代开启,不同行业产品风险波动的制度性差异也在逐步得以拉平。
“打破刚兑可能是给专业机构一次真正难得的机会。在刚兑和传统银行理财产品仍然存在的情况下,5%以上的无风险收益率也仍然摆在那里,投资型产品很难撬动客户,除非有牛市的支撑,才会出现大量净申购,这些客户往往会在熊市亏损离场,体验非常糟糕。刚兑被打破,意味着净值型产品成为整个市场资产配置的主流。利用基金公司的优势来做好产品的投资,依然有很大的空间。”
另一位银行人士称,银行子公司的出现会给市场格局带来一些变化,但不会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各类资管机构依然需要凭借各自的所长和优势,在市场当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生存法则。
提供特色工具化产品
是公募未来发展主要思路
在一位基金公司市场总监看来,目前体现公募基金能力的权益类基金产品占比较低,未来公募基金能力点依然在于权益和固收信用下沉,在提供养老产品投资服务时,也要着眼于这些方面。
该市场总监还强调,公募基金在资产配置上并不占优势。积极提升自身的主动投资管理能力、提供更多工具化产品、降低相应产品的费率、在产品策略上进行更加细致的产品升级,产品投资范围以细分资产为主、投资标的和投资风格更加清晰明确,是公募基金未来主要的着力点。
另一家基金公司副总也表示,提供更多风格明确、基准清晰、可回溯的产品,比如宽基类、行业指数类,以及确定风格类产品,让机构或个人客户在做资产配置时,有明确清晰的配置工具可以选择,是未来公募主要考虑的方向。
“从公募过去二十年的发展历史看,基金公司的能力更多的体现在类属资产管理能力上,资产配置能力的锻炼机会相对较少。从产品角度来讲,最适合公募基金的定位应该是以正收益为目标的产品,而不是做大类资产轮动,以高收益为目标的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有越来越多小而美的精品基金公司不断涌现,他们风格鲜明,在所专注的风格上管理能力突出,在各资管机构之间委托模式、顾问模式等相互融合的环境下,这样的基金公司会不断占据一些细分市场份额,并得到客户越来越多的关注。
第三支柱养老
给公募打开发展空间
在不少公募人士看来,公募面对新的竞争环境,可以参考美国的经验。在美国,共同基金已成为居民理财的主要力量,在养老金配置的占比接近一半。可以说,第三支柱养老金才是基金行业与其它资管竞争并显示优势的蓝海,基金行业也应该是个人养老金产品的重要供应商和第三支柱建设的参与主体。
“养老公募产品,不仅仅是一个品类,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改变行业的结构,也能够帮助我们改进行业的痛点。”
华南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副总经理表示,养老目标基金封闭运作、税优导向的特征可能导致两个非常重要的结果:一是基金持有人份额分布结构可能被改变,持有成本大幅度下降,未来盈利体验会增加;二是会改变募集资金的现金流结构,从而有效改变行业未来的投资行为。
一位基金公司FOF负责人表示,从已经发行的养老目标基金来看,个人投资者占比较高,从客群拓展的角度说,如同余额宝慢慢地将大量的全新投资者带入公募基金一样,每一只养老基金通过大量新投资者的开拓,也会为整个公募基金行业的腾飞撒下无数的种子。
不过上述基金公司市场总监表示,在包括养老目标基金在内的FOF领域,并不是公募基金独享的擅长项,在这个领域立足必须具备两个核心能力:一是跨境配置能力,二是全品类的配置能力,要做好,需要付出非常多的努力和大量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