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创板落地在即,投资者的打新热情也日渐高涨。据了解,目前多家公募基金正在积极备战科创板打新策略基金。与此同时,多家私募基金也在筹备打新的相关工作。
公私募火力全开备战科创板打新
业内人士透露,热情参与的同时,机构仍不乏理性思考。目前,无论是正在筹备科创板打新的公私募基金,还是对打新策略感兴趣的银行、券商资管、财务公司等其他机构投资者,对科创板打新的估值及收益率等问题也异常关注。
根据相关规定,机构投资者可主要通过“战略配售”和“网下配售”两种方式参与科创板打新,而当前仅有封闭式、定期开放式基金及战略配售基金可参与科创板的战略配售。因此,目前有多家基金公司瞄准了“网下配售”机会,积极布局科创板打新策略基金。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科创板网下配售机制向机构投资者倾斜,网下初始发行比例从60%至70%上升至70%至80%。同时,向网上回拨比例显著降低,最高回拨比例从40%下降到10%。此外,科创板网下配售机制优先向公募产品、社保基金、养老金、企业年金基金和保险资金的配售比例从不低于40%上调至50%。在此规则下,公募基金的获配比例将得到更大保证。“此外,公募产品属于A类打新账户,银行、保险产品属于B类,私募产品属于C类。从中签率上来看,A类账户有望是C类账户的5倍,公募产品科创板打新的优势更加明显。”该人士表示。
从目前的打新策略产品类型来看,不少公募基金拟将现有的存量基金进行改造,并准备重新定位参与科创板打新。一般而言,这些基金或将科创板打新策略与固收、量化对冲等策略进行叠加。
北京某公募基金相关人士表示,随着科创板开板日渐临近,第一波科创板打新的机会尤其珍贵,机构参与打新的意愿极强。与此同时,基金公司借老基金之“壳”参与打新可大幅节省时间成本。据悉,目前的打新策略基金大多为混合型基金,其配置灵活,且还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底仓配置。
除了公募基金在积极备战科创板打新,私募基金也正“伺机而动”。北京某知名私募表示,目前公司旗下相关产品已开户为打新做准备。
另一家百亿级知名私募透露,该公司目前还在研究阶段,其产品经理和管理人渠道正在协商。“我们是复制策略,大概率不会成立新产品去打新。如果参与打新,只会在原有组合上进行替换或加仓。但是否参与科创板打新,还得依据公募、券商等机构打完后的额度情况再定。”该私募相关人士表示。
据了解,无论是目前正在筹备科创板打新的公私募基金,还是对科创板打新很感兴趣的银行、券商资管、财务公司等机构投资者,他们目前重点聚焦于科创板打新的估值及收益率这两方面的评估。
北京某公募总经理表示,目前很多公司都很关注科创板估值的相关问题。在定价方面,前期还是以券商为主,但到后期的二级市场交易阶段,公募基金将发挥很大作用。未来两三年内,科创板中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如何估值,以及如何运用新的估值方法等问题都会成为市场讨论热点。“所以,除了传统的行业研究、个股研究之外,科创板估值研究也是未来需要重点加强的。”该人士表示。
除了关注估值,打新收益率也成为业界的热议话题。据了解,不少基金公司还专门做了科创板网下配售收益率的测算研究。此外,不少基金公司透露,包括银行、保险、私募、财务公司等在内的机构投资者也均聚焦估值及收益率等话题。
北京某公募投研部负责人表示,在其近期做科创板打新策略路演时,银行、保险等投资者多次询问打新策略基金的估值体系、收益率及收益率稳定性问题。(上海证券报)
公募基金“双重估值法”掘金科创板
科创板尚未正式开市,公募基金的情绪却已一波三折。
超千亿元资金追捧首批科创主题基金,令市场体验了一把资金的热度,却也加剧了基金经理的分歧。尽管A股中已经有大量的科创板可对标个股,而且市场估值也相对成熟,但在很多基金经理看来,如何“正确定价”科创板个股,依然是横亘在机构眼前的难题。
上海某股票型基金的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相较于现有的A股市场,科创板实现了很多重大的制度改革,不少变革可能会影响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估值,这需要基金经理多一个维度去思考和定价科创板个股。
“按照传统的估值体系,目前盈利能力较弱甚至尚未盈利的企业,是不会被纳入价值投资范畴的。但是,科创板投资的一个核心逻辑,其实是对未来的投资,着眼的是个股及其所处行业在整个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前景。”该基金经理说,“这种思维上的差异,很容易让基金经理陷入一种矛盾,短期内回避科创板个股投资。”
但也有部分基金经理找到了自己的答案。吕越超指出,相较于过去资本驱动的企业,科创板公司大部分属于技术和创新驱动型,静态的整体财务指标未必优异,因此,投资科创板个股需要有独立的思维。为此,他提出,在财务和估值的层面上,可以采用绝对估值法为主、相对估值法为辅的定价方法。
“在绝对估值层面,可以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合理借鉴同行数据,并根据公司自身情况做调整,来评估未来现金流及贴现率,同时,贴现率采取可变数值而非定值;再通过评估生存概率,对估值进行调整。”吕越超说,“而在相对估值层面,可使用将估值倍数与基本面要素的代理指标回归的方式,来控制公司间的要素差异,再通过远期价值贴现获得估值倍数,对标A股可比公司进行合理估值。”(中国证券报)
吴晓求:注册制+科创板是中国资本市场的革命
5月17日,京津冀科创板高峰论坛在河北固安京南科创中心举行,论坛探讨多层次资本市场与京津冀科创生态环京打造等议题。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现场表示,注册制+科创板是中国资本市场的革命。要确保注册制基础上科创板的成立、成功,我们必须做好这么几点:
1、它必须在思想上、理论上要深刻地理解注册制、科创板对中国资本市场意味着什么。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理解。
2、我们要调整一系列的规则,现在的规则显而易见不适应科创板的发展。这些规则指的是哪些?一是发行的标准。上交所和证监会对于科创板的发表标准已经出来了。二是信息披露的重点。在核准制基础上,它的信息披露是非常完整的,但是它没有突出重点,科创板+注册制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特别的要求。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及时性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所有的中介机构都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信息披露上,放在透明度上。三是定价机制。一定是市场化的定价,那个时候就没有20倍、25倍这样的定价概念,一切交给市场,但前提是信息披露必须是充分的。在充分披露信息的基础上,交给市场去定价。正是因为它的发行价格是市场定价,所以未来将会告别发行上市后连续10个涨停板的时代。也就是说未来的上市价和发行价,跌破发行价的概率各占50%。这个时候市场的风险就出来了。四是退市效率将会大幅度提高。
3、法律必须做相适应的调整。首先要确保退市速度快,同时要确保在注册制基础上科创板违规违法行为的成本大幅度提高。无论是内部交易,还是操纵市场,还是虚假信息披露,还是信息的欺诈,都要付出高昂的代价。我们将会告别50万罚款的时代。
4、监管重心的调整。过去我们是把监管放在前面,把发行审核作为监管重要的方面,所以监管重心是前移的,重要的是把门口守好。未来可能我们的门基本上是形式审核了,没有那么严格了,主要是看进场之后是不是遵循法律法规规则以及事后的监督。我们的监管将从事前监管、事中监管要后移到事中监管、事后监管。我们在这一点认识上是不够的、不充分的。这些都是确保注册制基础上科创板的成功。(乐居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