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园
科研团队完成国内首次模拟阵风环境的主动减缓飞行试验
乘坐飞机遭遇气流颠簸时的“惊心动魄”想必令不少乘客都记忆犹新,如何在飞机飞行发生颠簸时尽可能地保证飞机安全?
俄科学家借助“肌肉接口”读取身体信号
近日,俄罗斯国立核研究大学莫斯科物理工程学院的科学家研发出一种“肌肉接口”装置,能够读出肌肉的电场活跃度,并将其转化为信号。
虹膜识别 “虽迟不晚”
大约8年前,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还在担任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时,对他的学生侯广琦说了一句话:“如果想让虹膜识别变得更好用、应用领域更广
中加合作制备纳米“竹子” 借太阳光造清洁能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3日消息,该校俞书宏教授团队与多伦多大学萨金特团队合作制备人造纳米“竹子”,充分利用太阳能,并将其有效转化为氢能源,效率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我国学者研发新技术可显著增强“肿瘤拍照”成像信号
光声成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无创、无辐射新型医学成像技术,对浅表肿瘤的检测成像具有很高的空间分辨率。
人类探测器首次造访小行星“贝努”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源光谱释义资源安全风化层辨认探测器”(OSIRIS-Rex)将在美国东部时间12月3日中午12:00(北京时间12月4日凌晨1点)结束长达27个月的旅程,抵达小行星“贝努”(Bennu)。
俄“联盟MS-11”飞船携3人飞赴国际空间站
俄罗斯航天集团3日说,该机构当天成功将载有3名宇航员的“联盟MS-11”飞船送入预定轨道,预计飞船大约6小时后抵达国际空间站。
隧道与设计线完美重合 呼市地铁1号线洞通
地铁造价高,难在打隧道。业界常识是:隧道不可能与设计线完美重合。但内蒙古的一条地铁做到了。11月底全线洞通的呼和浩特市地铁1号线,是国内首条完全吻合设计线路
蛋白质科学研究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通过验收
蛋白质科学研究(北京)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9日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国家验收委员会专家认为,该设施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发改委批复的设计指标
长征五号B火箭将转入试样研制阶段
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长征五号B火箭将转入试样研制阶段。该型火箭将在我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首飞,并将承担空间站舱段发射任务。
宽刀雕细活 我国造出新式光刻机
11月29日,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超分辨光刻装备研制”通过验收,这是世界上首台用紫外光源实现了22纳米分辨率的光刻机。
下一代光学原子钟可用于探测引力波
英国《自然》杂志29日在线发表的一项物理学研究指出,下一代光学原子钟已经能比现有方法更精确地测量地球表面时空的引力扭曲。
中国研制成功世界首台分辨力最高紫外超分辨光刻装备
由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装备——超分辨光刻装备项目29日在成都通过验收,作为项目重要成果之一
用于感染性创面皮肤再生 新型生物活性材料问世
记者近日从西安交通大学获悉,该校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雷波研究员课题组针对影响创面愈合和皮肤组织再生的大面积烧伤、机体病变等关键科学问
悟空号源自一项“搭便车”研究
一台DOS系统的电脑屏幕前,年轻的常进激动地展示着一条奇怪的曲线。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吴季清晰地记得,13年前,紫金山
手机接管方向盘玩转无人驾驶
自动驾驶渐行渐近,人们期待有一天自动驾驶技术可以接管方向盘,让驾驶员彻底解放。荣耀手机近日宣布旗下荣耀Magic2正式进军无人驾驶。现场
北斗双星海上测控:成功处置卫星信号闪断
星光点点,海天如墨。长江三号发现目标!伴随着伺服主操作手张博沉稳而洪亮的报告声,控制天线转动的两个码盘,在他手中转动着,无论船舶如
我国大陆岩石圈高分辨率三维地震速度结构模型建成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地震与地球内部物理实验室张海江教授团队,采用先进的双差地震层析成像方法,使用高质
去火星上“科考”,在哪着陆很重要
NASA11月26日,洞察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在火星埃律西昂平原着陆,开始了对火星内部结构和现象的探测。洞察号着陆的埃律西昂平原是一片火星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