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园
农业科技创新形成合力
“我国是棉纺织大国,也是棉花生产大国,但是中高端纺织用棉大量依靠进口。借助联盟创新的体制机制,如今用国产棉就能生产出200支纱的优质衬衫,还打造了我们自己的优质国产棉品牌。”
我国超导质子医疗设备研发取得突破:核心部件旋转机架调试成
记者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悉,该中心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超导回旋质子治疗系统22日取得突破,其核心部件之一“±185度旋转机架”工程成功调试完成
我国科学家创造全球最高强度的脉冲平顶磁场
记者从华中科技大学获悉:该校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22日成功实现64特斯拉脉冲平顶磁场强度,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中美科学家联手打造下一代可量产的半透明电磁屏蔽薄膜
日前,中国西南交通大学周祚万教授课题组、美国纽约大学及德雷塞尔大学科研团队首次证实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MXene) 可通过旋转喷涂层层自组装技术(SSLBL),批量化制备电磁屏蔽薄膜。
超薄多孔新材料轻松“捕获”二氧化碳
记者21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化工学院王志教授团队及其合作者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多孔材料膜的超薄大面积制备,可更为容易地实现二氧化碳的分离与捕集
新屋顶设备既能供电又可降温
新设备顶层是太阳能吸收器,底层的新材料执行冷却任务。图片来源:每日科学网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近日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科学家研制出一款
能量突破标准模型 是新粒子还是假信号?
发现“新粒子”好比发现新大陆,出乎寻常又令人兴奋。因为半个多世纪以来,粒子物理学家们精心绘制了一张拥有61个成员的“粒子谱”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绝活:能定位,还能送信
11月19日凌晨,随着两颗“北斗三号”卫星升空,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完成。“迈出了北斗从国内走向国际,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
“天智一号”升空 开启卫星智能纪元
11月20日7时40分,位于大西北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还黑黢黢的,呼啸腾空的火箭瞬间划破夜空,搭载“天智一号”卫星发射升空。
我国新能源公交车有了稀土“心脏”
记者20日从包头国家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悉,该开发区年产2亿Ah(安时)稀土动力电池建设项目正式投产。项目投产后将实现耐低温高性能电容型镍氢动力电池量产
俄罗斯研发星际旅行核动力火箭 能在火星着陆
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近日报道,俄罗斯一位知名科学家表示,该国正在研制可用于探索火星及其他深空任务的核动力火箭。这种火箭要求能在火星着陆,并在回收48小时后可重新发射升空。
引进重大科技项目 整合“两链一环”生态
在第二十届高交会上,深圳市贝特尔机器人有限公司携自主研发的系列智能消防灭火机器人参展。图为参展商(右一)在向来宾介绍机器人技术特点。
“国之重器”备受关注 众多高端装备首秀
本届珠海航展上,中国空间站天和号核心舱揭开神秘面纱。新华社发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名为天和,包括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和资源舱三部分,有3个
我国大陆岩石圈高分辨率三维地震速度结构模型建成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地震与地球内部物理实验室张海江教授团队,采用先进的双差地震层析成像方法,使用高质
中国北斗迈向全球的“关键一步”
十一月十九日二时零七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
我国成功发射试验六号卫星 搭载发射4颗微纳卫星
11月20日7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六号卫星及天平一号A星、B星,嘉定一号、软件定义卫星等4颗微纳卫星发射升空,卫星均进入预定轨道。
我国自主研制超薄铷原子钟实现量产 应用于武器装备等行业
大量应用于武器装备、电信、电力、交通行业日前,航天科工二院203所自主研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薄铷原子钟(以下称超薄钟),核心技术自
我国研制出世界首台新型岩石力学试验机
观测岩石损伤破裂的全过程,使岩石内部像玻璃一样透明可见,是科学家们孜孜以求的梦想。近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由中国科学院地
我国海拔最高饮用水源地完成环境整治
在4520米的青藏高原上,坐落着我国海拔最高的地级饮用水源地——那曲河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部18日通报,随着最后一块藏汉双语饮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