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冬季都没有像样的降雪,这不正常,在北京有现代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算是头次;但同时这又是正常的,我们把这件事放到更大的尺度上来看就正常了,我国是典型的季风区域,北京降雨主要出现在的7、8月,冬季降水仅占全年总降水量的2%。”3月24日,在中国科技馆的恐龙广场上,面对小观众的提问气象专家这样回答道。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智慧气象”。配合今年的主题,3月23日和24日两天,中国科技馆邀请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的科普志愿者开展系列“科学阐释”活动,从气象预测预报、防灾减灾、气候变化等多个角度给公众带来了一场气象的智慧之旅。
在世界气象日当天,上午十点半开始,来自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的两位工程师翟劲松和李晨通过有趣的增强现实气象卡片和气象观测站立体拼图为公众讲解了气象观测活动是如何从海、陆、空、天同时开展的。用手机扫描增强现实气象卡片,孩子们就会看到各种气象设备的3D图像,并且可以动手进行操作,气象观测设备的种类和作用就这样直观地展现在公众面前。
3月24日是周六,中国科技馆的气象主题活动也是一场接一场。上午10点,由中国气象学会气象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朱定真老师主讲的“中科馆大讲堂”,为观众介绍智慧气象对于我们未来的生活会带来哪些改变。在主展厅恐龙广场开展“青年科学家与青少年面对面”活动,来自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郑飞、王林、华飞、周菲凡、张贺、魏科、吉东生等青年科学家志愿者,与小朋友们探讨各种脑洞大开的气象问题,并结合巨幕影院播放的特效电影《极端天气》,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映前秀,与观众分享极端天气条件下的防灾减灾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