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圈
“今天请各位专家来,就是为了国际大科学计划。”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说。
王赤的对面,一位头发花白的先生认真地翻阅着面前的“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建议书”,这个本子就是会议要讨论的重点。和其他与会专家不同的是,他的面前还放着一沓已经被翻得有点旧的文件——国务院刚印发不久的《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方案》。
这位老先生就是国际子午圈概念的提出者、中国科学院院士魏奉思。2002年,他提出中国牵头做国际空间天气子午圈计划的计划。至今,计划已酝酿了16年。国务院方案的出台,让科学家们预感到,中国牵头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有了新机遇。
“第四环境”蕴含科学奥秘
太阳系宜居带的三大行星中,地球是唯一具有磁场的星体。在以亿年计的宇宙时间尺度上,磁场对大气演化起着主导作用,也成为生命起源的一大要素。受地球磁场影响的地球空间系统,被认为是在陆地、海洋、大气层之外人类生存的“第四环境”,也是探索自然奥秘的“天然实验室”。
“如今很多难度较高的基本科学问题,都与第四环境有关,比方说,日冕物质抛射的传播、岩石圈与大气圈的电耦合等。”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牵头负责人之一、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刘维宁说。
第四环境经常发生地震、火山等传统自然灾害,太阳风暴引起的空间天气事件等非传统自然灾害,影响着人类航天、通信、导航等高技术活动和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为了探秘第四环境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科学家们看中了地球上的一个圈——东经120度、西经60度,即“子午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