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月16日起,北京市首批积分落户申报工作正式启动,申请人和所在单位可以通过申报系统提起注册申请,并进行实际申报。今年四季度,北京市将公布落户分值,并向社会公示拟落户人员信息。
一本北京户口的背后,涉及子女入学、购房、买车等诸多权益,这让“落户北京”变得炙手可热。尽管从取得居住证开始积分,到最终成为“北京人”,还需过五关斩六将,但是“积分落户”政策实施的意义却不可小觑。
就北京市而言,现行的落户渠道,主要有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才引进、亲属投靠和工作调动等,却无法涵盖其他普通劳动者,而这些分布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同样是北京发展所必需的建设力量。如今,随着“积分落户”政策的正式施行,在确保其他落户渠道不受影响的前提下,为其他普通劳动者开辟一条新的通道,也让城市的资源惠及更多人群。
规范公开的积分条件,把现有资源摆在台面上,有利于防止暗箱操作。北京“积分落户”指标共分9项,包括稳定住所、教育背景、职住区域、合法稳定就业、合法创新创业、纳税、年龄、荣誉表彰和守法记录等,据此设定不同的加分标准,最后再按照落户分值“录取”;在充分准备和反复进行系统测试的基础上,发布《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试行)》《北京市积分落户操作管理细则》,开发建设积分落户在线申报系统,最大范围实现部门间数据交换共享、联审联核,向社会公示相关信息,公开透明的操作流程,体现着“便民、公正、诚信”的精神。
“积分落户”科学设定指标分值,更突出了人才导向。审视有关落户指标,博士37分、硕士26分;省部级劳模、道德模范等荣誉20分;45岁以下20分;职住由城六区迁往郊区3年积12分;创新创业奖励最高12分;纳税投资奖励6分……这些意味着,北京的政策指向高学历和创业者。人才乃发展之本,在各地人才争夺白热化的大背景下,带有倾向性的政策条件,更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吸纳和挖掘人才的潜力。
从宏观审视,北京启动“积分落户”申报,是国家户籍政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决定,2014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在明确提出“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的同时,要求“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这也是“严格控制特大型城市人口规模”的必然举措。北京与上海、广州等地一起,陆续展开的“积分落户”改革,承载了将中央决策转化为现实行动的重大使命,规范的制度、共同的改革努力,也让公平普惠公众,更加浸润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