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美国骨科医师协会年会数字化展示区,一家中国公司的3D打印新技术吸引了专家们的眼光:既有人工关节、脊柱等3DACT(三维精准构建技术)数字定制化产品,也有3DACT医工交互平台展现的虚拟现实术前规划技术,可以帮助医生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精准性,为患者提供有效的保障。
全球首例定制化人工寰枢椎置换术,首例19厘米多节段人工椎体定制化手术,首例定制化人工全骶骨假体置换术……这些成功案例的背后支撑,正是这家公司结合高校研究和临床专家经验,开发的我国首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3D打印钛合金骨科植入物。这项临床应用关键技术是产、学、研、医、用协同创新的成果,今年3月获得2018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这家公司就是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下称爱康医疗)。据爱康医疗研发总监、北京市3D打印骨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彩梅博士介绍,几年来,团队瞄准前瞻性创新,自主开发了先进的3D打印骨科植入物产品生产标准规范,并应用于大规模生产。临床结果表明,髋关节早期成功率近100%,脊柱塌陷率从传统产品的50%—79.7%降低至5%。其中,3D打印髋关节系统率先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成为国内首例获得上市许可的金属3D打印骨科植入物产品,也是全球首例经过临床验证的金属3D打印骨科植入物产品。基于爱康医疗研制的3D打印金属植入物,国内临床医学专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针对多节段、大跨度脊柱肿瘤等疑难病患的新型治疗方案并成功临床应用。通过技术落地转化和产品推广,加上价格低于同类进口产品,爱康医疗迄今已成功将3D打印髋臼产品、脊柱人工椎体、椎间融合器等万余例3D打印骨科植入物应用于治疗,累计为患者节约支出超亿元。
“我们做企业的就是要把临床医生的内心涌动转化为触手可及的创新产品。”爱康医疗总经理李志疆说,一款好的医疗产品,必定是临床医生与产品工程师共同创造的结果。依托爱康医疗3D打印项目建立的北京市3D打印骨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搭建起了以“3DACT”技术为核心的“患者—医生—工程师”深度医工交互平台,已产出15项发明专利、2项国际专利、38篇SCI论文等科研成果。
目前,爱康医疗正在牵头起草制定多项3D打印医疗器械领域行业标准。李志疆认为,未来3D打印制造技术将在精准医疗、数字化骨科临床治疗等领域发挥更大效用。
关键词: 人工寰枢椎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