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客的手段又多了一种。
在2月28日,《科技日报》报道了一位网友自述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据了解,他经常通过某旅行服务网站订一个出差常住的酒店,长年价格在380元到400元左右。偶然一次,通过前台了解到,淡季的价格在300元上下。他用朋友的账号查询后发现,果然是300元;但用自己的账号去查,还是380元。
因为这种电商对老熟客反而更不友好的销售方式一时让群众难以消化,网上的议论、爆料不断。知乎上的一个“如何看待大数据杀熟”的话题自3月3号被添加后,截止到发稿日期,已经有了约400万的浏览量以及690多条回答。
这些讨论的出发点、角度都各不相同,可大致分为:气愤吐槽“我被‘杀’的那些年”;淡然冷静的说“这件事可以用经济学解释,听我一一道来”;托腮思考“消费者以后要怎么办?”。眼看“3·15”消费者权益日就要到了,我就从这三个角度来看看广大消费者的投诉和意见。
被“杀”的那些年
总结来看,六百多条回答中约有一百余名答主都自称遇到过同一产品不同价格的现象,其中涉及的平台范围较广,并不仅仅局限在订酒店,并且这种“杀熟”国外也有。
首先,多名网友分享说在购买电影票/卡、预定机票火车票、办理会员卡、打车、办理流量话费套餐等的情况下都遭遇过老用户被加价的情况。
比如知乎网友学生陈月半就提到,“我住望京,经常赶早班飞机,翻了翻行程清单,某专车平台的价格从最早的70元左右,到现在即便用了85折券还需要90+。”
也有小部分网友提到在国外被“杀”的经验,匿名用户提到“英国都是这样杀熟的,所以比如宽带车险什么的,都是每年换一家更便宜”;用户勃加蕊说,“Lyft 每天晚上9点整准时把打车价格抬高20美金。
原来19.99可以到家,现在只要39.99了哦!”
这上面大部分的投诉都是以文字描述的形式,没有票据的照片或者付款截图等作为支持。(可能当时只是当成生活经验吃了闷亏,并没有重视起来。)而且其中不乏一些存疑的例子。比如说,港岛妹妹提到“听说无良电商会优先给从不退换货的人发次品”等等。但是从回答的数量(约一百条投诉自己“被杀熟”回答)来看,还是有一定普遍意义的。
为什么商家要这样做?
多名知乎网友对“杀熟”表示不惊讶,称这种事情其实早就有了。
最早要追溯到亚马逊在2000年一个差别定价“实验”。当年,有用户发现《泰特斯》(Titus)的碟片对老顾客的报价为26.24美元,但是删了cookie后发现报价变成了22.74美元。这件事情的曝光,让亚马逊面临消费者如潮的谴责,最后CEO贝索斯亲自道歉,称一切只是为了“实验”。
这是否仅仅是个“实验”不得而知,但调整价格来“追逐利润”是毋容置疑的。不过,知乎网友对背后的原因还深挖了一层,就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做出解答。其中,他们频繁的提到“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这个词。不过对于“价格歧视”和“大数据杀熟”的关系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关键词: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