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4月3日——摩拜的命运审判日——直到这一天到来之前,摩拜CEO王晓峰一直没有停止找钱。
从去年年底开始,他把最大的精力耗费在融资上,国内国外的跑,仅投资机构推荐给他见的大型海外基金就不下十个,但每次都空手而归。
希望在一点点破灭。一名摩拜投资人对36氪回忆说,3月下旬的一天,摩拜位于上海的办公室里,王晓峰语带哽咽地对他说:“没想到在国内创业会这么难。”
那正是美团全资收购摩拜的方案快速推进之时。4月3日,摩拜单车全体股东大会上通过美团全资收购的方案,作价27亿美元,并由美团承担摩拜的债务。
直到最后一刻,事情都还存在另一个可能。除了美团,滴滴也是潜在的竞购者。华兴资本顾问业务负责人王力行对36氪说,“两条线的文件都同步在走,在最后那个时间点,两套文件都还是可以签的状态。”
由华兴分别沟通的滴滴和美团明确知道对方的存在。这两家公司近期频繁短兵相接,它们都在反复掂量摩拜对于自己及对方的价值。
其间经历了几次竞价。按照不具名摩拜投资方的说法,滴滴开出了10亿美元融资额、相当于估值45亿美元的offer。
36氪在今年2月初从数位摩拜投资方获得的信息是,美团领投摩拜10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几近达成。
滴滴和美团提供的融资额度相近。据《财经》报道:滴滴打算承担10亿中的6亿,口头承诺联合软银再投4亿美元;美团当时也是自己投资6亿美金,然后让摩拜自己再融4亿美元。不同在于,美团给的估值为35亿美元,低于滴滴。
两家中,滴滴原本看起来是决心较大的一家。程维本人跟摩拜团队聊过,聊得还算愉快。华兴王力行对36氪说,到最后阶段滴滴文件谈定的时间点还略早于美团。
美团创始人王兴在2月临近春节之前,转变了想法,一改之前主谈进行少数股权投资的方案,转为力推全资收购,“下定了决心”。
做这样一个决定并非易事。对美团这样一家在外卖、酒旅、打车业务上多线作战、本身毛利很薄的公司来说,更是如此。36氪采访的多位接近交易的人士都认为,王兴此举非常有“决心”,因为股权投资意味着拿出几亿美元,收购意味则着拿出几十亿美元(收购作价27亿美元,其中65%为现金,并承担摩拜约5至10亿美元的债务),并承担单车领域未来可能继续价格战而导致的不菲补贴成本。
简言之,前后两个方案对美团现金流的压力完全不同。王兴在交易后对外称,“不希望在美团和摩拜身上重演滴滴和ofo的故事。”
美团的决心,让王晓峰以及一些早期投资人颇为错愕。虽然美团早在去年就提出过并购的方案,但直到此刻,大家没有当真过。
王晓峰不愿意卖,A轮入局的愉悦资本不愿意卖,B轮和B+轮入局的熊猫资本、祥峰投资也都说自己不愿意卖,摩拜天使投资人和董事长李斌其实也不情愿。
“如果摩拜有资源能够继续独立发展,未来会有更大的空间,比如IPO。”愉悦资本刘二海事后表示自己“心情伤感”,共享单车在每天几千万高频用户的基础上,可以做打车,其他想象空间也不小,“摩拜的很多股东和我一样,都认为这个并购价格没有反映摩拜的真正价值。”
不过,被美团收购确实是摩拜在经过种种努力之后的最好选择。
王晓峰和团队做了很多尝试,它的财务顾问华兴资本也一直在帮它找钱,目光已经不局限于传统的VC、PE圈,包括海外二级市场投资机构和对冲基金。这一努力帮助摩拜在去年年底得到一轮来自海外机构的融资进账,超过1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