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水平,11月19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这也是自10月26日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连续18天没有逆回购操作。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资金面持续处于较为稳定的充裕状态,市场利率仅略高于公开市场政策利率(DR007)水平,且无明显到期压力,无需央行通过逆回购进行“削峰”操作。这是近期央行连续暂停逆回购操作的直接原因。
王青表示,此外,今年以来央行通过降准、MLF等方式,加大中长期流动性释放力度;与此同时,央行多次通过较长时期连续暂停公开市场操作,达到“收短放长”效果。这一方面可以优化银行流动性结构,引导银行向实体经济定向“宽信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另一方面也可适度控制市场利率水平,避免释放“大水漫灌”信号。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外汇研究员王有鑫昨日对记者表示,从总量上看,目前国内流动性依然比较充裕。年内央行已不断通过降准、超额续作MLF、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等措施向市场释放流动性,目前流动性相对充裕,Shibor各期限利率走势平稳,国债收益率逐渐下行,因此,暂停逆回购对市场的影响有限。在相对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下,融资成本下行是大势所趋,此时应避免过度投放流动性导致杠杆率过度飙升,威胁政策效果。
就下一步货币政策走势,王有鑫表示,从结构上看,逆回购主要是短期流动性提供工具,目前的核心问题是引导长期融资成本下行,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支撑,因此央行更倾向于使用MLF等中长期政策工具,而较少使用逆回购等短期操作手段。未来,货币政策重点应逐渐转向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方面,一方面,通过风险分担、明确授信尽职免责标准、优化考核机制等手段,给予金融机构正向的监管激励和引导,解决不愿贷、不敢贷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设立和合理使用融资担保基金、信用缓释工具,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开展股权和债权融资,扩大小微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风险,切实将金融机构的“活水”引入到实体经济中来。
王青表示,考虑到11月份税期已过,本周内没有央行流动性工具到期,而伴随年末基建补短板力度增强,财政及地方专项债资金支出力度加大,会形成较大的流动性供给,预计市场资金面仍有望继续保持宽松状态。因此,短期内央行连续开展较大规模逆回购的可能性依然较低。央行或将继续引导市场利率围绕DR007小幅波动,同时重点通过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等政策工具推动实体经济“宽信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