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个物联网产品陷入僵局的时候,无一不把“协同化”作为破局的关键点。“协同化”不仅体现在数据资源集中管理和分析,而且还能打破技术瓶颈、构建平台架构、催生全新业态……本文作者围绕协同化展开了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作为各行各业追求的终极目标,智能化的目标都要经过数字化、信息化和自动化的发展。
(相关资料图)
但凡涉及到“化”,势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短则三到五年,长则十载、二十载。
但是,我们现在最紧缺的就是时间!如何有效缩短这个漫长的过程?很多领域都不约而同地添加了“协同化”这一催化剂,以期望实现弯道超车。
无论是智能网联汽车遇到的芯片短缺、操作系统落后等技术瓶颈,还是工业互联网面临的设备异构多样、数据难采集等诸多挑战,亦或是企业打造智慧商业网络遇到的系统分散、信息不透明等现状……无一不把“协同化”作为破局的关键点。
那么“协同化”这一过程能解决哪些问题?能对其他领域有什么启发?我们从三个领域的实例来谈谈吧。
一、“协同”能打破技术瓶颈
在智能汽车领域,智能网联汽车是一个全新的定义。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现阶段理解的智能汽车,加上周遭一切相关要素的网联属性,比如通信网络、精准定位、路侧基础设施等,从而衍生出一个新模式、新生态。
为什么非要在智能汽车上强调网联呢?这就要说说智能汽车的现状和遇到的发展屏障了。
从产业发展方面来看,脱离了周遭要素的单车智能汽车,无论是过于注重车载娱乐的行业现状,还是普遍对车辆工程的理解不足,以及对通信技术应用和交叉融合技术引入的缺乏,都是智能汽车发展的掣肘。
从关键技术方面来看,在不得人心的单边主义情势下,操作系统、芯片等仍受制于人,驱动发展的技术瓶颈非常明显。
为此,要想打造中国造的无人驾驶智能汽车,必须发展符合本地属性的新产品,走一条独特的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
所以,强调网联就是协同各个参与方,包括通信网络、地图定位、路侧基础设施、云控平台等,构建“人-车-路-云”一体化的协同系统,以此形成汽车、交通和信息充分融合的体系,打破因技术瓶颈无法发展单车智能的困境。
值得强调的是,因协同而得以发展的车路云一体化融合控制系统,催生了新的产业需求,比如计算机平台、云控平台、车载终端平台、动态地图、信息安全等一系列基础平台,这些非传统的零部件需求进一步刺激供给侧产生新的业态、衍生新的产业链。
二、“协同”能构建平台架构
体现在智能制造领域,我们发现云计算与边缘设备的协同技术,也在逐步发展为工业互联网的重要支柱。
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云一样,都是智能制造的基础设施,其旨在将数据采集、控制传感器、移动通信、智能分析等技术融入到工业生产过程,从而大幅提高制造效率、降低产品成本和资源消耗,最终实现将传统工业提升到智能化的新阶段。
但是,第一步的数据接入难题,就是制约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的核心痛点之一。
尤其是面临工业现场的多样异构设备、复杂的协议、多类别数据接口,单纯的边缘计算或者云计算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亟需一套让云平台、边缘系统与物理系统融合协同的架构,从全局出发整合各类资源,以支撑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
第一步协同,是在内网环境下实现工业终端设备、边缘网关和工业边缘云的协同——边缘网关将企业的生产数据进行统一采集,并在边缘侧进行数据预处理,再将数据上推至工业边缘云进行存储、加工和进一步建模分析。
第二步协同,是在外网环境下实现工业边缘云与中心云节点的协同——通过边缘云网络拓扑关系实现资源、数据、智能和业务的云边协同,并配合专业工业软件对企业的生产及经营管理提供信息支持。
如此,内外环境的协同形成了“中心云-边缘云-边缘网关-边缘中断”总体架构,不仅能实现端到端的工业互联网业务整合,而且有效降低了边缘节点的计算成本、存储成本和数据的传输成本,同时减少中心云与边缘云的网络资源压力。
尤其是在5G背景下的大连接时代,超高带宽能够满足海量物联网设备联网的需求,进一步推动了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的协同互补,从而共同促进整个工业IT、OT、CT的深度融合。
三、“协同”能催生全新业态
根据大部分云平台提供商的整合业务情况,企业经营层面的数字化、智能化,是与工业互联网同样重要的板块。而智慧商业网络就贯穿了企业数智化的两个主干系统:O2C(从订单到现金)、S2P(从寻源到支付)。
这两个企业外部的主干系统,涉及到了十几个管理系统,如果再算上主业务线周边的各种应用,不少于百款软件。这些软件一般都随着企业的发展逐步添加的,即便是由同一品牌商提供,也可能存在着各种数据壁垒,更不用说多品牌商、多云平台部署了(更为潜在的风险是,企业的宝贵数据被云平台服务商掌握和滥用,自己反而失去控制权)。
但是要实现数字化流程和发挥数据资源的价值,企业不得不打通这些壁垒让数据集中管理,但是如何打通呢?
传统的做法无非是采用API接口一个个去集成,但若没有一个战略性的整体规划,或者只形成内部系统的局部协同,也无济于事。因为在现实业务中,企业往往更需要整合内外部的数据,以实现对整体业务的可视性、敏捷性。
比如迅联云为企业提供的财务供应链协同服务,虽然企业能集成财务软件和ERP系统,实现财务与业务数据的一体化,但是它缺失了外部上下游的财务相关数据,始终无法从整体供应链的视角去分析应付/应收的准确数据,从而丧失对现金流优化的管理价值。
因此,很多知名的ERP服务商都意识到了数字化协同平台,甚至很多其他领域的企业服务商也在此领域嗅到了先机。他们或通过垂直行业的协同网络为契机,或基于EDI技术打造业务网络,还有从订单/发票协同为切入点的商业平台。
以国内常见的订单和发票为切入的方式为例,他们要么是采购数字化服务的SRM系统提供商,要么是数字化结算的财务系统服务商,迅联云就属于后者,其借助发票的合规性和协同性,能安全快速地帮助链主企业构建上下游协同平台,以此支撑实现“业务-财务-票据-资金-税务”一体化的管理系统。
其实以上三种模式,本质上都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数字化协同,核心差异是在于构建怎样的企业协同网络。是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对多?还是完全去中心化的多对多?
显然,多对多的商业网络是时代趋势,势必会衍生出更多意想不到的业务形态。在这个领域,笔者曾在其他文章中深入分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下。
除了这三个领域外,数字化协同在移动互联网、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等行业也有明显的体现,但多数表现为对数据资源的集中管理和分析。经过本文,不难发现协同的想象是无界限的,今天它能打破技术瓶颈、构建平台架构、催生全新业态,明天还将不断刷新我们对它的认知。
本文由 @不见悲秋客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责任编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