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2022年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工作评估结果的通报》,正阳县在全国72个创建县(市)中综合评估得分在90分以上,成功入选首批“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
世界花生看中国,中国花生看正阳。花生产业是正阳县主导型支柱产业,花生种植面积占全省花生种植面积的10.3%,总产量占全省11.7%。
为共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正阳县与省农科院充分发挥各自资源和优势,在开展高油酸花生新品种规模化种植和全程机械化示范、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推进正阳花生提质增效,同时加大对正阳生猪和小麦产业转型升级的科技支撑力度,擦亮正阳农业三大名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自“院县共建”以来,双方组织科技人员深入一线,将科技与经济、成果与产业、专家与农业龙头企业深度融合、精准对接,将论文直接写到大地上,为产业发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促进了省农科院的科技成果实现由“盆景”向“风景”转变,引领了正阳县花生、小麦、生猪三大主导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走进正阳县农村,三五成群的村民围在一起剥花生种子。“麦收之后我们开始种植花生。”熊寨镇王大塘村党支部书记骆松山说,好品种提高老百姓的积极性,把饭碗牢牢端在老百姓自己手中,进一步把正阳县的优质花生推广出去,助力乡村振兴。
“院县共建”引进示范了以高油酸花生豫花37、郑麦1860等为主的优质花生、小麦品种5个,花生千亩示范方亩产在400公斤以上,小麦示范方平均亩产在650公斤以上。实现花生订单生产20万亩,高油酸花生种植面积已超过80万亩,占正阳县花生种植面积的50%左右。
“现在不但种得好,而且收获快。”正阳县黄磊家庭农场负责人黄磊兴奋地说。在“院县共建”中,正阳县加强农机农艺生产的标准化研究,大力推进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目前,正阳县花生种植实现了高起垄、宽幅播种(垄距80厘米,垄高15厘米)、全程耕种收配套机械化,机械化水平在98%以上,花生收获期由原来的45天缩短为7天。
“这批草段是发往内蒙古的。”在正阳县新天地草业有限公司厂区,一辆装满草段的车整装待发,公司负责人蒋金锋说,“‘院县共建’以新天地草业有限公司为主体,成立了驻马店市花生秸秆全价颗粒饲料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为企业开发出了秸秆草粉颗粒、草段、草粉等产品,并远销国内外,仅花生秸秆一项就为农民亩增收近200元。”
“院县共建”打通了种养循环堵点。依托正阳天乐公司推广了畜禽粪便发酵、沼气等工程技术,实现了年处理养殖粪污和农业生产废弃物1万多吨,通过技术的推广和辐射带动,正阳县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在90%以上,基本实现了“种植+秸秆加工+秸秆饲料养殖+粪污生产有机肥+有机肥种植”的绿色循环模式的应用,实现了生猪产业绿色循环优质高效发展。
构建了智慧农业试验区。正阳县依托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示范作物田间环境信息采集与生长信息实时监测技术,在王大塘村、黄磊家庭农场建立了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农田小气候监测系统、作物长势监测系统、病虫害监测系统等,实现了对粮油高产示范片土壤墒情、作物长势、病虫害防控智能监控、农业面源污染情况的及时监测预警。
为着力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省农科院在正阳县组建了涉及全院8个业务所100多人参与的专家工作站,全力破解相关产业发展技术难题,构建了全链条一体化的技术支持体系。同时,组建了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让最新科研成果在正阳快速转化为生产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