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说法很有意思,大致是说“中国家庭负债只占GDP44%”,结论则是楼市安全系数依旧不高,还可以加杠杆让大家买房、炒房。问题在于这样一个说法还有人信,即便这个人的财务状况已经捉襟见肘了。而且,数据也显示,中国家庭资产中房地产占比已经达到68%,北京和上海则高达85%。不少观点和研究认为,我国居民房贷占家庭存款比重过高,非常危险。为什么同样的债务问题,却有两个截然相反的结论呢?
根据央行发布的《2017年四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2017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0.1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比上年末低0.8个百分点;全年增加13.5万亿元,同比多增8782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1.9万亿元,同比增长22.2%,增速比上年末低14.5个百分点。
个人贷款余额增速放缓了,但是增速的绝对值在那里摆着呢,超过20%,超过其他项目的增速十个百分点。这说明什么?很简单,从整体看,我们的负债水平确实不高,但是要是具体到家庭部门的房贷负债来说,那就不是一般的高啦。事实上,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2017年末我国住户本外币贷款数据为405150.18亿元。如果这么算,2017年末,我国住户贷款占住户存款比为62.14%。同时,考虑到实际情况,我国家庭买房不仅仅要向银行借钱,也要向亲戚朋友等去凑钱,再加上各类很难统计的民间借贷;从实际情况看,我国家庭整体的债务率就更高了。
另一方面,负债不怕,收入上去了,一样可以冲抵高债务的危机。这么想挺好,问题是天不遂人愿。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便进入下行通道,2016年更是仅仅同比增长了5.74%,这一次相信很多人都感受到了统计数据的真实,那便是钱越来越难赚了。
由此,我们再看所谓的中产头上的“三座大山”,就不难理解无论是经济学家还是地产大佬,都对未来表示忧心忡忡了。
首先,房贷压力增加了财富缩水风险。
如果按照资产规模说,很多人已经达到了“中产”的人来说,但在高昂的负债面前,他们自嘲为“屌丝”。事实上,在每个月收入的一多半都用于还房贷之后,所剩无几,到月底,不菲的收入也会月光。
很多人都用M2增长,贷款越还越轻松来安慰自己,却忽略了一点:家庭的房贷还款期限都是动辄长达30年,并且每月还款额都是参照职业黄金期的最高收入,这使得按揭贷款的后半程,也就是“中产变中年,中年生危机”之后的问题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