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各地生活垃圾分类政策的出台实施,与垃圾分类有关的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利好。有专家预计,未来10年,我国垃圾分类行业有望新增4000亿元以上的市场机会。其中,以智能垃圾桶、智能垃圾箱房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垃圾分类回收”领域,被视为投资沃土。
然而,一场风波让许多摩拳擦掌的创业者倒吸了一口凉气。今年3月,这个行业曾经的代表企业之一——“小黄狗”传出公司资金账户一度被冻结、缓发员工工资、变卖旗下智能设备等负面消息。而19个月前,“小黄狗”刚成立时风光无限,企业注册资本高达1亿元,市场估值最高达151亿元。
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否会有企业取代“小黄狗”曾经的地位或是步“小黄狗”的后尘?“互联网+垃圾分类回收”俨然走到了十字路口。
机遇
踏中两大痛点
没有场地,也没有数据
“小黄狗”之所以能在国内多座城市快速扩张,主要踩中了两大痛点——没有场地和没有数据。即使“小黄狗”折戟,这两个痛点仍会吸引大批投资者前赴后继。记者查询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现,近一年内成立且名称中分别含有“环境科技”“环保科技”“环境服务”的企业,在上海的数量均超过100家。这些企业大多为互联网科技企业涉足垃圾分类,或是传统的垃圾收运企业插上互联网“翅膀”。
随着城市加大环境治理,一大批低端可回收物收运场站被关停。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能收集分拣周边区域可回收物的场站十分稀缺,甚至没有。久而久之,像塑料袋、玻璃瓶、泡沫塑料这些低价值可回收物便无人问津。另外,受“邻避效应”影响,许多居民不愿场站建在自家附近。而智能可回收物设备很“讨巧”,相当于一个迷你型可回收物场站。它凭借整洁、时尚的外观,一般情况下都可以被居民接受,直接摆放进社区。
另一方面,监管部门需要掌握每一个社区和单位产生的可回收物种类和重量,据此更加精准地作出决策,比如在哪个区域有必要规划设置一个可回收物场站,确保可回收物收运分拣效率最大化。智能可回收物设备大多安装电子称重系统,有些还配置图像识别等技术,可以辨认可回收物的种类,从而“描绘”出每个社区或单位的可回收物大数据。有些小区还将智能门禁卡与回收设备结合起来,通过“刷卡扔垃圾”掌握哪家哪户何时扔了什么垃圾,从而对小区内的“消极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升整个小区的垃圾分类实效。
硬伤
重资产风险高
只卖设备,不赚垃圾钱
但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智能垃圾设备有一个先天硬伤——资产过重。
“我在上海只投了100多台试水。”某环保科技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一台智能可回收物设备前期的固定资产投入起码三四万元;在小区落地后,要配备专门的维保和收运人员。测算下来,一台设备一个月赚不到1000元,铁定亏本。他算了笔账:假设智能设备收到的都是价值较高的黄板纸,以1500元/吨为参考价,那么一个月一台设备必须收到667公斤左右的黄板纸才勉强保本,这还没算给居民的投放激励成本。实际上,目前其“生意最好”的设备一个月也就从社区收到近300公斤可回收物,其中许多价值比黄板纸低。这种情况下,只能是越投越亏。
此外,智能设备最大的竞争对手——走街串巷的“游击队”依然存在,他们拿走高价值可回收物,留下的往往只有无人问津的低价值可回收物。“人家一个人一辆黄鱼车就把值钱的收走了,我们投了成百上千万元的设备,却尝不到甜头。”该负责人说。
近期,智能可回收物设备还面临其他业内“轻资产”竞争者的冲击。一些网络平台“收编”小区里的保洁员,由他们拿着手机客户端到居民家中收集可回收物,并称重结算。相比之下,坐拥一大堆笨重设备的智能回收机企业,运营成本更高,客户体验度也较差。
“现阶段我们只卖设备,不指望靠设备里的垃圾赚钱。”福建东飞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林彦青坦言,之前一些智能设备为了抢占市场,搞低价甚至零价竞争。只要社区点头,不需要付一分钱,设备就能进驻。这种模式早期投入及资金压力太大,变现周期较长,风险过高。
探索
规模摊薄成本
回收量大,增议价能力
“爱回收”似乎是一个另类——从创始之初,便坚持设备无偿进小区和从居民手中高价(1元/公斤)收购可回收物。令人意外的是,这种“烧钱”模式下,“爱回收”不仅没有显出颓势,反而仅用一年多便将其在上海的网点增至近1500个,已投运的智能回收设备近1800台,覆盖杨浦、宝山、虹口、浦东等区域,成为上海投入智能可回收物设备最多的企业。
“很多人问我们会不会是第二个‘小黄狗’,但大家忽视了一个逻辑。”上海悦易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陈雪峰坦言,如果智能回收设备的投放达到足够规模,完全可以分摊掉运营成本。据估算,“小黄狗”单个智能柜的硬件成本高达四五万元,如果有企业一次性订购成百上千台智能柜,制造商实现大规模量产,硬件成本可以节省80%以上。“如果量产再上一个规模,平均一台智能柜的成本可以控制在六七千元。”陈雪峰说,随着“爱回收”设备投放规模不断扩大,其可回收物的硬件开销已经节省至每公斤0.03元至0.05元左右,相当于一些同行硬件开销的十分之一。
通过大面积进驻社区,“爱回收”似乎还尝到可回收物回收量稳定增长的甜头。数据显示,目前可回收物回收量达100多吨/天,相当于一台设备回收六七十公斤/天,而日均无法满仓一次(回收不到二三十公斤/天)的智能设备仅占其在沪智能设备总量的5%左右。稳定且理想的回收量让它在和下游议价时更加从容。
不过,由于可回收物收运场站缺少,导致收运成本增加,仍是这类企业很难跨过的坎。陈雪峰坦言,这需要政府部门和企业共同努力。在杨浦区支持下,“爱回收”已在杨浦7个街镇设置中转场站,区域内可回收物的短驳成本控制在三四百元/吨;如果没有中转场站,相关成本至少翻一倍以上。
未来
流量变现很难
高额投入,企业撑不住
业内人士指出,企业大规模投放智能垃圾设备,最终目的不是靠卖破烂盈利,而要靠“互联网+垃圾分类回收”实现流量变现、吸引投资。
鑫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跃生此前接受采访时就曾表示,只靠收运可回收物,盈利模式太单一,风险高,最终还要靠机身广告和流量维持智能垃圾设备的正常运行。按照每800户居民配套1台智能垃圾设备,预计一家企业要在上海投放8000台至1万台,才能形成规模效应。届时,企业靠出租机身广告和内部空间来获得更高利润。
不过,据记者观察,目前上海还没有流量变现成功的智能垃圾设备,如果以投放8000台为流量变现门槛,参考“爱回收”的模式,达到这一门槛的硬件成本就在1亿元以上,很多企业熬不到那一天。记者在虹口区多个小区发现,智能垃圾设备虽光鲜亮丽,但故障频繁。有时电话催一两天,运维人员才姗姗来迟。类似的问题在闵行、普陀等区也存在,居民分类投放的热情是被“点燃”了,可扔得太多,机器一下子满了,却迟迟不见运维方来清空。“对接我们小区的人,春节至今换了4批,一个不如一个。”一位居委会干部无奈地说。
陈雪峰说,“爱回收”的模式外界很难复制,目前其可回收物业务虽然有雄厚的资金支撑,但仍处于投资阶段。由于规模不够,未来变现的路径尚不清晰,现阶段还是要不断增加智能设备的投放规模,期望今年可以把投放网点增加到50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