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以往不同,近日的苹果公司春季新品发布会与硬件产品无关。新闻、游戏、信用卡、视频服务,才是重点,苹果开始向金融服务和数字内容转型。
虽然资本市场对苹果的新商业模式反应冷淡,但业界却一致看好苹果的转型,在全球手机产品均遭遇硬件创新天花板的纠结时刻,不是谁都有能力摆脱对硬件产品的依赖。
商业模式变化早有端倪
苹果商业模式的变化早有端倪,从去年苹果不再公布iPhone等硬件产品的销售数据,转而关注包括App Store、Apple Music和Apple Pay等在内的服务业务起,业界已心知肚明,苹果“变软”只是时间问题。
苹果一直就不是个热衷于借收购加码科技储备或市场资源的公司,但过去两年间,苹果曾先后收购移动音乐识别服务公司Shazam和有“杂志界Netflix”之称的Texture,基于付费订阅用户转型内容和服务平台的战略布局越发明显。
通信行业专家陈志刚说:“这不失为一种聪明的收割者策略,面向苹果在全球的巨大存量用户市场,通过延展内容服务获得新的收入来源,进行二次收割,远比硬件销售来得快。”
业内专家敏感地觉察到苹果商业模式的新动向,而事实上,从iPhone诞生的那刻起,苹果就不是一家单纯的硬件公司了,软硬件高度集成的优秀体验凝聚成苹果的核心竞争力。
从苹果今年第一财季看,843亿美元的总营收中,服务业务占比12%,达10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苹果CEO库克在业绩会上透露,Apple Music的付费用户达5000万,创造了有史以来最高的季度音乐收入。苹果的商业模式转变已经有实践数据的支撑。
延展金融业务合乎情理
苹果支付副总裁Jennifer Bailey表示,即将推出的Apple Card可以在申请后数分钟内获批,并通过Apple Pay立即使用,苹果也会发行钛材质的实体信用卡,只用激光蚀刻用户姓名,不包含卡号等敏感信息。
苹果希望在软件和服务上有更多的发挥,支付是面向金融和消费者的重要切入点,而苹果所拥有的庞大用户基础、渠道分发优势,已让它有可能成为移动支付行业的又一巨头。
而经过iTunes和App Store多年的积累,苹果已拥有了全球最大的信用卡数据库,为Apple Pay业务储备了关键资源,随着Apple Pay交易量不断上升和技术上的功能迭代,苹果延展金融业务属情理之中。
中粤联合投资合伙人罗浩元说:“无论是基于NFC技术的Pay类支付、还是其它支付方式,都需要通过绑卡,或向绑定的支付账户充值,才能通过移动终端完成支付,从这个角度看,‘虚拟信用卡’只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对实体信用卡的补充和延伸。”
苹果没有发卡资质,Apple Card的发卡方为高盛银行,使用万事达(Mastercard)的清算网络。高盛在中国没有个人银行业务,万事达努力了20多年还没能正式进入中国内地市场,苹果原封不动将Apple Card搬到中国市场不太可能。
创新尝试未必路路畅通
苹果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创新尝试,在中国内地市场恐怕还会遭遇后续推广的困难。苹果面对的中国消费者与美国差距很大,Apple Card仅凭推出实体卡和返现等推广手段,预计无法在中国激起太高的市场热情。
信用卡刷卡返现虽然在美国等市场是很常见的做法,美国通常的信用卡刷卡费率是2%—3%,与我国内地约0.6%的刷卡费率相比非常高,因此,让美国的信用卡组织支撑1%—2%的刷卡返现并不为难,而中国市场若推行苹果宣布2%的返现比例,从商业的角度看,难以为继。
因此,即便Apple Card进入中国市场,除了苹果产品3%的返现容易实现外,信用卡“返现”还待重新考量。
硬件创新遭遇天花板后,苹果选择了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的服务业务和金融服务,国内手机厂商是否会效仿,向金融服务业扩张?
陈志刚说:“长久来看,我认为一定会,但是挑战也很大,国内的手机生态、内容生态、互联网生态、金融生态,彼此被巨头割裂得太厉害,且都想通吃,这样的合作在短期内并不乐观。”
通信行业资深人士柏松表示,信用卡、自制视频、游戏等软件服务一系列操作显示了苹果软着陆的能力,但华为、小米等国内手机品牌也在积极布局,比如华为在终端云服务上的尝试,在应用商店、游戏、视频、阅读等领域的大力投入,已显示出华为软硬一体的综合实力。(记者 刘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