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师天浩
格子衫、双肩包、黑框眼镜被称作程序员三宝,他们每天似乎有着写不完的代码,这样的职业在普通人眼里充满“神秘”感。但同时,他们被打上木讷、闷骚、不修边幅等越来越多的标签。
每到10月24日,全国许多地方和机构开始举办1024程序员节,早在2015年就有人倡议程序员在这一天不加班,科大讯飞、金山云、华为云等企业都曾举办过该活动。现实世界里,我们眼中的程序员是偏“呆萌”的形象,可在数字世界里他们就像无所不能的“上帝”,在电脑前只需要噼里啪啦的打上一串串字符,在互联网上就能幻化成各种的应用软件。
今年的10月24日,西安将举办第三届全球程序员节,自2017年首次亮相,该节如今已成为西安对外宣传的重要新名片;10月23日,千锋教育携手一刻talks提前启动“千锋1024程序员节topic大会”,邀请设计领域、编程领域近10位职场大咖线下做相关主题分享。消息报道,一些初创公司为了体现“人文关怀”也准备在这天早早让程序员们下班。虽然程序员节概念诞生时间并不算长,可每到10月24日,这个独属程序员们的节日氛围越来越浓了。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移动互联网、5G、物联网、AI,千千万万个程序员构造出的“信息世界”似乎没有边界。自互联网诞生的那一刻开始,信息技术就不断颠覆着我们熟悉的各种事物,速度之快远超人的想象,业界也开始流传“互联网一年,人间十年”这样的说辞,程序员正是全球数字世界的构建者。
互联网走过了三十年,“码农”的中坚力量也正在从80一代人,转变为90后一代,00后虽尚未迎来就业期,可在大学生群体里选择互联网/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比例也越来越高。
三代程序员所面临的行业环境演变,是从拨号上网的PC时代,到5G所带来的万物互联时代变迁。
70/80一代持续“充电”是常态
第一代程序员可以涵盖70后和80后两个程序员群体,他们现在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状态,要么已是企业里年薪百万的“脱产”高层,要么已被迫进入职业生涯的“中年危机”。互联网三十年仅主流的编程语言就已多达Java、Python、JavaScript、C/C ++、Scala等几十种,编程领域的技术更新迭代飞快,无论是老程序员还是年轻一代程序员,都必须随时“充电”自我提升。
IT行业职业也细分成了UI、前端、后端(Java/php/python)、DBA(mysql/oracle)、运维(OP)、测试(QA)、算法(分类/聚类/关系抽取/实体识别)、大数据工程师(Hadoop)、Android、IOS、运营、产品等多个大类。随着信息化和互联网化的不断深入深化,现实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老的知识、技术在面对新的问题时可能力不从心或效率低下,行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于2011年成立的千锋教育,参与了这个时代每一次的变化,在成立第一年嗅到“移动互联网”机遇开始变革,从原有的培训内容变为主打iOS、安卓等移动互联网编程培训。借助移动互联网,千锋教育在2014年和2015年实现了规模化的发展,在移动互联网增长停滞后也经历了阵痛,随着HTML5需求的日益增强,千锋教育再度抓住机遇实现了自我突破。5G时代,千锋教育旗下又增加了智能物联网+嵌入式、大数据+人工智能、Python全栈+人工智能等学科。
千锋1024程序员节topic大会上邀请的大咖嘉宾,大多数都是70/80后一代人,他们活跃在当下最热门的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领域。例如,原去哪儿网技术总监陆荣涛、百度DuerOS首席布道师曹洪伟、亚马逊云计算北区经理徐遄等嘉宾,大多数是十年、十几年的行业老兵,经历了多个信息技术革命,却一直在前沿领域开疆拓土。
上图:美国不同年龄段的科技工作者的实际工资与预期工资的对比
根据美国发布的《2019 年软件工程师状况报告》显示,40 岁以上的美国技术工作者的平均工资水平虽然仍普遍较高,但基本不再增长,且呈下降趋势。我们从美国不同年龄段的科技工作者的实际工资与预期工资的对比图表中发现,40岁后的程序员平均收入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程序员,可预期工资上却非常保守。
造成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互联网技术迭代很快,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转型,就有一批PC时代的“老”程序员掉队,如今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不断落地应用,对他们而言又是全新的挑战。另一方面和他们大多数成家立业有关,无论是美国硅谷还是中国中关村,高昂的房价和生活成本对程序员而言是个不小的压力,上有老下有小的现状让他们更倾向求稳心态。
老程序员通过自学以及参加编程培训进行自我“充电”,编程培训机构逐渐成为高等教育以外的程序员自我提升的重要途经。
《2019 年软件工程师状况报告》中显示,76% 的受访者认为参加编程培训机构可以为程序员的职业生涯做准备。57%的招聘经理也愿意为编程培训机构的毕业生提供开放性岗位,仅7% 明确表示不会聘用。天浩对千锋教育公开的数据进行整理后也发现,非应届生学员占比一直高过应届生。
持续“充电”将是70/80第一代程序员们的常态,丰富的职场经验是他们独有的资本,只需要随时跟上技术升级的节奏,他们仍能够在行业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在国内频繁的“寒冬论”中,这些一直努力充电的第一代程序员,做了很好的表率,想要“铁饭碗”必须保持持久的学习心态。
90一代仍偏爱大厂、性别“偏见”弱化
90一代人相对幸运,他们伴随互联网而生,是地地道道的互联网原住民。相比于70/80后半路出家,从小就在“网上”的90后更具“网感”,在他们眼里互联网和电话等工具一样,都是寻常之物。
根据拉勾发布的《2019年90后程序员职场报告》显示,就90后程序员擅长的程序语言来说,擅长Java、Javascript类语言的求职者较多。整体来看,擅长 c#/.net、java、delphi、c/c++、php语言的求职者找工作压力略小。
虽然外界对程序员有着刻板的印象,现实中程序员和大多数人一样也会有自己的爱好,只是编程思维让他们更注重做事的“条理”,在平均收入上程序员仍然是各行业“拔尖”的群体。拉勾数据透露,和18年对比,19年的平均薪资并没有降低趋势,甚至应届生和5-10年资深程序员的薪资还有明显增幅。分别从8.4K、27.8K升至9.5K、29.1K。